索引号 | 014437609/2021-01639 | 主题分类 | |
发布单位 | 靖江市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1-11-15 |
文号 | 时效 |
靖江全力打造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课后服务
开启课后延时服务,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工作意见的重要举措。靖江市将课后服务与落实核心素养、减轻课业负担、推进德育工作,实现家校共育等结合起来,多渠道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阔视野、增强实践,用一系列充满智慧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让教育回归本真。
作业+特色+社团,多样性选择让学生个性张扬
我市建立“1+1+N”课后服务育人体系,第一个“1”是个性化作业辅导机制,主要是落实国家课程要求,开展个性化作业辅导;第二个“1”是学校特色共享活动,即“一校一品”精品化学校文化活动项目,使绝大多数本校学生能够享受该校特色课程红利;“N”是学校为本校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套餐式、菜单式课后服务课程体系。
9月起,滨江学校在作业管理上推出多项创新举措。该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加强作业检查指导,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时在课堂上统一反馈、讲解、辅导。各班通过设置作业ABC套餐,设立作业积分排行榜等举措,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信心。
城中小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全覆盖、阶梯式”的书法教学,每天安排20~30分钟时间进行全员参与的硬笔书法训练,在此基础上,遴选兴趣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组建校级软笔书法社团,分为入门级、进阶级、提升级3个阶梯,每日进行专项练习,培养书法艺术人才。
“让每个孩子至少学会一种乐器”是孤山镇中心小学确定的课后服务目标。为此,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民族乐器进校园”校本课程,以竖笛、口风琴、葫芦丝等小乐器为切入口,通过“乐器进校园”的形式进行零起点教学。
莲沁小学则将课后服务的重点放在组织社团活动上。该校打破年级和班级界限,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按兴趣爱好进行编班,成立四十多个学生社团。每一名学生都能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社团课程,走班上课,在活动中涵养心灵,提升素养。
此外,在课后服务时间里,靖江市各义务教育学校纷纷推进“书香伴我成长”主题阅读分享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好书推荐会、经典诵读活动、情景表演、读书故事会、人物评论会等方式,集中开展阅读分享活动。
学校+部门+社会,多渠道支撑让资源日趋丰富
靖江市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利用各部门与各行各业志愿者的专业特长,邀请他们参与到课后服务工作中来,开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泼、更有温度和情怀的课后服务新局面。
首先,调动校内教师积极性,发挥校内教师主导作用。结合教师专业背景、教学特长等设置课后服务课程,引导教师在课后服务内容上闯出新路子。生祠镇中心小学鼓励学校体育教师、足球教练带领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开展足球训练。相关教师提前制订了训练计划,在课后服务中耐心讲解足球训练的技术动作,定期和家长讨论适合孩子的体育教育方式。城北小学则调动乒乓球实力强劲的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编乒乓素质操、乒乓游戏,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尽享“快乐乒乓”的无限活力。
其次,拓宽师资队伍渠道,发挥外聘教师辅助作用。今年秋学期,实验学校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指导学生制作靖江泥狗子;邀请靖江市锡剧团专家作为学校锡剧社团的指导老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发展学校传统文化艺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城南新区中学、季市镇中心小学等学校聘请“五老”人员进校开展党史知识讲座,讲党史故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验学校天水分校则与体育、文化等部门联系,聘请了武术、沙画、围棋等各类艺体教练和专业人士到学校指导学生增强体魄、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发挥特长。他们的参与,进一步丰富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了课后服务育人的吸引力。
最后,完善家委会职能,发挥家长协同作用,鼓励家长发挥自身特长,开展志愿服务。10月10日,靖江外国语学校“智·育”家长发展学院成立,以强化家校合作,并鼓励有特长的家长进校参与课后服务。靖江市滨江学校、靖江市城北实验学校等学校则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到学校课后服务中的课堂管理中。
问调+测评+考核,多元化评价让服务不断提质
据悉,靖江市建立了中小学课后服务评价体系,坚持以“减负、增效、赋能”为核心的评价导向,通过评价结果来评判和检验课后服务的实效性。
一方面,评价主体多元化。该评价体系改变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进行评价的做法,调动同行、家长、学生等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多主体综合参评,构建学校评价、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选评、家长参评的多元评价体系。市教育局将定期举行家长、学生的课后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听取家长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
另一方面,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随堂测试的方式考查学生在课业辅导的达标情况,将成果直接量化,运用数据分析反映学生状况;采用成长记录手册的方式考查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达标情况,增加对学生的描述性学业述评,详细阐述学生在实践中的收获及存在问题;采用比赛、评比的方式考查学生在特长培养的达标情况,对于各级各类奖项予以综合加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此外,靖江市设立课后服务考核奖,奖金总额为60万元/学期。每学期结束时,市教育局对照课后服务工作考核细则量化打分,分小学组和初中组分别评出一、二等奖若干,对获奖学校的校长、分管负责人和课后服务工作贡献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同时,市教育局还成立28个挂钩督导组,现场督导调研,解决课后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