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437756/2023-276974 主题分类
发布单位 靖江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3-04-13
文号 时效

2022年靖江市商贸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3 18:18 浏览次数:

2022年,面对疫情反复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激发消费新动能。全年商贸市场总体保持恢复增长态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一、批零住餐行业运行情况

(一)批发业承压前行

2022年,受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全市批发业累计增速从年初的高位不断回落,下半年疫情和经济形势好转,增幅逐渐回升,全年整体保持平稳增长。全市批发业全年实现销售额955.5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低于一季度11.1个百分点,但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升13.9和3.5个百分点。

从批发业主要商品类别来看,2022年,占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比重最大(27.2%)的金属材料类销售额同比下降9.1%,占比第二(17.6%)的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同比增长75.9%,占比第三(16.4%)的粮油类同比下降0.08%,占比第四(8.8%)的煤炭及制品类(占比6.4%)同比增长48.3%。

(二)零售业增速放缓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培育消费新动能,大力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扎实推动消费市场健康发展。2022年,全市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99.9亿元,同比增长4%,较上半年提升5.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实现94.75亿元,同比增长10.5%。

分行业情况看,占我市限额以上零售业比重高达39.7%的综合零售业同比增长26.4%,直接拉高限上零售业累计增幅9.2个百分点,占比第二(21%)的汽车零售业同比下降13.1%。

(三)住宿餐饮业逐渐恢复

受今年疫情反复的影响,住宿餐饮类等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受限,住餐业受到疫情影响波动较大,随着下半年疫情形势好转,基于去年三季度的同期低基数,同时由于12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等积极因素,住宿餐饮业增速回暖迹象明显。2022年,全市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营业额2.32亿元和21.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和3.4%,其中住宿业增幅较上半年提升18.4个百分点,餐饮业增幅较上半年提升13.2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202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55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泰州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升2.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03.2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商品零售94.76亿元,同比增长14.3%;餐饮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5.1%。

分阶段看,疫情对消费市场影响作用比较明显,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从开年高位逐月回落至6月的最低增幅,6月以后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增幅逐渐提升,但10月、11月疫情再度爆发,增幅再次有所回落。

分商品类别看,2022年,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前10类商品占全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比重超9成,其中8类商品实现正增长。基本生活类商品较快增长,在连锁超市迅速扩张的积极带动下,与日常物资保障相关的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饮料类同比分别增长38.8%、55.9%、50.2%,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分别增长16.9%、2.1%。消费升级类商品有涨有跌,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下降7.4%,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9%。出行类商品复苏明显,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14.1%,降幅较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收窄18.5个、4.7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同比增长20%。中西药品类销售热点突出,受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退热、止咳类药品需求量激增,中西药品类商品同比增长6.7%。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批发行业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大

全市现有限额以上批发单位306家,其中作为我市批发行业比重最大的金属材料类批发单位89家,占29%,而金属材料受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下半年以来,钢材价格指数不断下行,下游客户需求锐减,导致金属材料类批发企业销售量价齐跌,销售额持续走低,拉低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3.3个百分点。

(二)汽车零售行业下拉态势明显

全市汽车类零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超过两成,是影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重要因素。受芯片短缺、疫情冲击,供应端产能不足,部分热销车型供给紧张,影响了汽车类消费。2022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19.75亿元,同比下降14.1%,拉低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3.4个百分点。

(三)居住类消费依然疲软

受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不高的影响,与其关联的居住类商品销售市场持续低迷,尽管相关利好政策不断推出,但效果尚不明显,加之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预期不佳,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端减少,居住类商品销售持续负增长。2022年,全市限额以上家具类、五金电料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7%、3.8%、10.4%。

四、对策建议

(一)抓好疫后复苏,繁荣消费市场

贯彻落实好省、市关于促进消费回暖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政策落实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切实稳住消费市场主体。及时回应并解决市场主体经营中急难愁盼的问题,扩大政策红利覆盖面,提振发展信心。同时加强对重点商贸企业的运行监测,特别是大宗商品的批零企业要主动提供服务,掌握经营难点,多方协调共商解决对策,积极为企业排难解困。

(二)紧盯重点领域,力促消费回暖

加大对汽车、家居类等重点消费领域的政策扶持,围绕重点节日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做好市场引导,继续推进奖励补贴、消费券发放等促消费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对汽车、居住改善等领域的促销让利活动。进一步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鼓励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新兴消费品发展,更便捷高效满足居民改善性升级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人气回升。

(三)加快数字化进程,培育消费热点

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政策机制,推进数字化改造,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居民消费层次,改善消费结构,提升市场活力。要进一步加强对百货商超等传统实体零售的引导,促进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开拓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影响力,在立足线下现场购物优势的基础上,融合线上便捷购物的优势,取长补短,促进消费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信息来源: 靖江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