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437756/2022-01489 主题分类
发布单位 靖江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2-10-11
文号 时效

疫情下靖江农民工就业良好,三大困难亟需关注

发布时间:2022-10-11 09:51 浏览次数:

2022年3月以来,靖江接连遭受两次疫情冲击,全市上下同心同向、群策群力、联防联控,构筑起守护靖江安康的战“疫”城墙,疫情得到迅速有效控制。虽然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短期的,但是对于特定群体的就业仍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深入了解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对靖江农民工就业造成的影响,5月,国家统计局靖江调查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1份。调查显示:本轮疫情对靖江农民工就业影响程度可控,总体来说,靖江农民工就业状况良好,对未来就业形势充满信心,主要存在就业难、收入低和生活成本高等三大困难,期盼政府加以关注解决。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121名外出就业农民工中,从年龄看,以30-50岁的青壮年为主,占比为68.6%,51岁-60岁的占16.5%,30周岁以下的占9.9%,60岁以上的占5.0%;从就业状况看,国有企业雇员占6.6%,雇主占1.7%,其他雇员占88.4%,非农自营占3.3%;从行业看,制造业占47.9%,居民服务业占25.6%,批发和零售业占9.9%,建筑业占5.8%,住宿和餐饮业占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3.3%,其他占1.7%。

本次调查的121名外出就业农民工年龄构成

二、疫情期间靖江农民工就业状况良好

(一)农民工对疫情防控措施满意度较高,疫情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程度可控。

调查显示,87.6%的农民工对当地疫情防控措施满意,12.4%的表示能接受。就目前的工作状况看,正常外出工作的农民工占70.3%,居家办公的占6.6%,无法正常工作、但未失业的占20.7%,已失业的仅3人,占2.5%。53.7%的农民工反映疫情对其工作和就业方面影响程度一般或基本没有影响,26.4%的农民工反映影响程度较大,19.8%的农民工反映影响程度很大,其中,主要受影响的是就业地点和就业方式。

(二)七成农民工反映收入降低,但对未来就业形势仍持乐观态度。

调查显示,93名农民工表示本轮疫情期间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占总调查人数的76.9%,其中,下降10%以下的32人,下降10-20%的26人,下降21%-30%的15人,下降30%以上的20人。在对未来就业形势的判断上,66.0%的农民工仍抱有积极心态,认为就业形势会越来越好或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13.8%的农民工认为就业形势大致不变;仅有20.2%的农民工担忧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仍将十分严峻。

(三)农民工流动受限,工作打算趋于保守。

调查显示,本轮疫情以来,94.2%的农民工工作地点没有发生变化,3.3%的返回老家工作,仅2.5%的农民工进行了跨省、市流动。对于未来的工作打算,91.7%的农民工表示将待在原单位继续工作,5.0%的表示将在目前所在地寻找其他工作机会,1.7%的表示将到其他地方寻找工作机会,0.8%的表示将返回老家就业或创业,0.8%的表示暂不打算工作。

三、疫情下农民工面临“三难”

(一)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由于疫情的冲击,农民工就业面临较大压力,调查显示,43.8%的农民工担心就业岗位不稳定,28.9%的农民工担心企业裁员或倒闭失业。据调查,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大多是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而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最为直接。由于企业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较弱,部分企业正面临减产、停产、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订单不足、回款难等困境,开始采取减员、降薪等措施缓解成本压力,农民工用工需求也随之降低。受访者老刘表示,按往年一般情况来说,春节过后,一些工地上的老板就会为自己年前承包的工程进行大量招工,对表现较好、踏实肯干的老员工,他们往往会提出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跟着自己继续干。但是,今年受疫情影响,老板们在手订单减少,且部分工程迟迟不开工,所以老刘至今还滞留在家中未外出。为贴补家用,他只能跟着靖江本地的包工头做一些零散家装的活,但受靖江两次疫情影响,家装也是半停半做,存在“隐性失业”的情况。

(二)农民工增收难度加大。疫情对农民工收入影响较大,调查显示,本轮疫情以来,72.7%的农民工面临收入降低的困难,68.6%的农民工在就业方面表示存在收入降低的担忧,52.0%的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反映工资收入低。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或工时缩短导致收入下降的占35.5%,无法外出务工的占24.8%,用人单位降薪或工资延期发放的占5.0%,生意无法开展或受限、收入下降的占9.9%。部分农民工反映,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采取轮岗轮休、缩短工时、降低薪酬待遇、延期支付工资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迟延发放工资并降低工资标准情形时有发生。受访者唐先生表示,春节后他经人介绍到上海从事管道维修工程,年初在议定基本工资的基础上,企业明确表示会根据业绩提成,但自3月到上海后便一直居家隔离至今,虽然基本工资保障不存问题,但是距离预期收入仍有较大差距。

(三)农民工生活难度加大。调查显示,本轮疫情面临的主要困难中,38.0%的农民工选择了生活成本增加;在就业担忧方面,50.4%的农民工选择了担心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上升。一方面,疫情期间部分地区的防疫隔离政策让农民工很被动,一些农民工往返省、市之间需自费隔离和检测费用,无形中增加了外出农民工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疫情期间部分物价上涨,也导致了农民工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

四、农民工的期盼和建议

(一)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调查显示,52.0%的农民工希望政府提升帮扶精准度,加大与企业、人社部门的对接;51.0%的希望解除交通管制,允许正常流动;28.1%的希望推送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指导。对于农民工“返岗难”的问题,建议政府科学合理制定疫情防控政策,并有序搭建与企业点对点、一站式的服务通道,推出专车专列等“直通车”服务,成规模、成批次组织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对于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落实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补贴,充分调动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使农民工成为满足企业和用工单位需求的技能人才;对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就业供需失衡的问题,建议加强农民工就业网络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形式为农民工提供精准、快捷的岗位引导服务,实现农民工和企业的“精准匹配”,让农民工有工打、有收入。

(二)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显示,38.8%的农民工建议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创业者的金融优惠和社保等缴费减免政策。扶持创业一直是我国政府解决就业难题的良方。新冠肺炎疫情下,更需通过扶持农民工创业来带动就业、促进增收。建议进一步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引导农民工转变思维方式,就近就地创业就业,对农民工创业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到农业生产和农业基础建设工作之中,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互联网+创业”工程,支持返乡农民工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开展创新创业,培育平台经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进一步完善资金支持工作,建议采取政府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贷款、政府平台融资等形式加大对优质返乡创业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真正解决农民工创业普遍存在的缺资金的难题。

(三)加快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议政府健全完善农民工保障体系,对疫情常态化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畅通维权投诉渠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农民工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保障失业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给予相应的补助金;对在疫情期间进入就业地但尚无稳定居所的农民工,应提供安全卫生、价格适中的住房,并加强公租房、廉租房配套建设,降低租房成本。此外,要密切关注市场物价,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进一步稳定物价,降低农民工生活成本。


信息来源: 靖江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