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437756/2022-01488 主题分类
发布单位 靖江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2-10-11
文号 时效

2022年靖江夏粮生产总体平稳

发布时间:2022-10-11 09:05 浏览次数:

2022年靖江市夏粮生产形势良好,小麦播期相对集中,生产基础和苗情基础较好,主种品种为宁麦13、扬麦22。虽然今年靖江市部分大户受三、四月份疫情影响,未能及时化除、施肥,但由于今年小麦全育期总体天气较好,同时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通过强化高效田管,狠抓拔节孕穗肥施用及抗逆应变措施等技术,小麦面积、总产、单产均实现增加,种植效益得到提升。

一、夏粮生产特点

(一)夏粮总面积、总产、单产三增。

2022年靖江夏收粮食种植总面积为26.8万亩,比去年增加0.16万亩,同比增长0.6%;夏粮单产为382.5公斤/亩,比去年增加2.9公斤/亩,同比增长0.76%;夏粮总产10.26万吨,与去年持平略增,同比增长1.45%。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26万亩,比去年增加0.18万亩,同比增长0.7%;小麦单产为387.8公斤/亩,比去年增加3公斤/亩,同比增长0.78%;小麦总产为10.08万吨,比去年增加1473吨,同比增长1.48%。

2022年靖江夏收粮食产量及构成

夏粮

总产(万吨) )

10.26

同比

+1.45%

单产(公斤/亩)

382.5

+0.76%

小麦

总产(万吨) )

10.08

+1.48%

单产(公斤/亩)

387.8

+0.78%

(二)穗粒结构“二增一减”。

2022年,小麦用种量较高,基本苗较多,播后积温高,苗情转化快,且未出现冻害天气,全市小麦亩平均有效穗33.4万,同比增0.3万;晚播加上长日照,加速了穗分化过程,不利于大穗形成,同时3月中下旬遭遇低温连阴雨天气,小花退化和不孕增多导致穗粒数小幅下降,平均每穗实粒数34.2粒,同比减0.3粒;开花至成熟期间温度适宜、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有利于籽粒扩容和灌浆充实,且春季田管、“一喷三防”措施落实到位,养根保叶,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平均千粒重43.1克,同比增3.26克。

(三)种植效益大幅增加。

虽然今年化肥、农药价格上涨,亩成本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小麦产量高、品质好,收购价高,小麦亩产值和亩纯效益较去年大幅增加。全市小麦亩产387.8公斤,比去年增3公斤,平均销售价格2.94元/公斤,较去年增0.61元/公斤,亩平均产值1140.1元,比去年增243.5元。亩成本587.2元,比去年增92.4元。亩纯效益552.9元,比去年增151.1元。

二、良好气候条件助力小麦生长

今年小麦生育期间气候总体特点为积温较高、光照特别足、降雨量适中,且小麦生育中后期未出现往年经常发生的冻害、倒春寒及后期倒伏、高温逼熟等灾害性天气。小麦全生育期0℃以上总积温2469.3℃,虽比去年减82.9℃,但相比常年,仍增124.5℃,总日照时数1482.4h,比去年增221.9h,比常年增340h,较高的积温和充足的日照时数为小麦生产积累了充分的物质条件。总降雨量414.4mm,比去年增39.6mm,比常年减24.9mm,生育期内雨水分布不均,但几次关键降雨非常及时,有利于苗肥、壮蘖肥、拔节孕穗肥的施用和肥效发挥。小麦播前和播种期间降雨较多,田间积水严重,影响小麦播种进度和播种质量,适播面积比例偏少,部分田块烂耕烂种,出苗不匀,田间长势存在不平衡性。播后持续晴好天气,积温高、光照足,非常有利于晚播小麦生长和转化升级。虽然降雨较少,表土墒情略有不足,但几次降雨非常及时,为苗肥、分蘖肥提供了便利。小麦苗情整体较好,表现为扎根深、苗茁壮,分蘖足,为足穗奠定了基础。

三、多措并举实现夏粮丰收

(一)狠抓面积落实。靖江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粮食生产稳定的精神,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服务指导,加强基本农田整改(坑塘水面、果园、林地、园地、草地等),守牢耕地面积“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二)狠抓播种质量和春季田管。选用宁麦13、农麦88、扬麦25,示范种植扬麦30、苏隆麦128等高产优质品种,广泛应用秸秆全量还田、抗逆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配方施肥等主推技术。同时,针对水稻收获期间田间积水和收割机械偏紧的不利条件,全力抢排田间积水,加快秋收进度,协调收割机械、烘干设备和仓储场所,确保了水稻应收尽收、早收快收,为小麦适期播种留出充足时间。认真落实以“因苗补肥促弱苗、清沟理墒防渍害、适时化除防草害、化控镇压防旺苗、因苗分类施准施足拔节孕穗肥”为主的春季田管措施,今年三沟配套面积25.1万亩,拔节孕穗肥施用面积24.8万亩,春季化除面积17.41万亩,有效促进了小麦春季苗情转化,也为后期千粒重大幅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强化技术指导,多种形式为农服务。农业部门通过微信、QQ等平台,密切关注天时、农情,及时发布各项管理技术意见、灾后补救措施等,突出抓好苗情监测、田管指导、绿色栽培、防灾减灾等生产指导,并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下乡指导。

(四)狠抓小麦“一喷三防”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的工作模式,并加强宣传力度,经过各相关部门协商明确防治工作指导思想和技术要求后,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电视新闻、一周农事、“12316”短信平台及气象短信服务平台等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对小麦“一喷三防”期间,受疫情影响未能返靖的大户,及时组织发动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互帮互助、代防代治,全市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服务面积35.54万亩次(占防治面积90.02%)。

四、夏粮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一)生产成本上涨,农户生产压力增加。据调查,尿素、复合肥等肥料与去年零售价相比平均涨了100元/吨左右,同时机械费,人工费等成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涨,普遍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加大了农户的生产压力。

(二)劳动力和机械化水平不够。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普遍存在,剩下劳动生产的多为老年人,导致劳动生产效率下降。同时农忙时期农业机械缺乏导致农事进程缓慢,影响农作物生育进程。

(三)部分种子来源多且杂。随着我市土地大面积流转,大户成为种粮主力军,其往往自主选购一些品种,不种植当地农业部门推广的品种,造成品种布局的不统一,也给农技统一服务带来难度。

五、加强粮食生产的意见及建议

(一)加大补贴力度,保障政策落实。进一步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增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二)加强市场监管,控制合理价格。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测、监管,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严厉打击生产企业随意加价以及经销商囤积货物,炒价格等牟利行为,真正降低农业生产资料成本,让农民能够得到真正的优惠。

(三)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对农机推广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农机推广补贴力度,通过加大农机资金投入,鼓励农民购买农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家庭提供春耕、播种、施肥、喷药等配套服务,解决劳力季节性短缺问题。

信息来源: 靖江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