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437756/2020-00209 | 主题分类 | 统计 |
发布单位 | 靖江市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20-07-15 |
文号 | 时效 |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年规模工业企业能源生产消费情况分析
2019年,全市上下继续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去产能降能耗阶段性成果,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削减煤炭用量、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工业企业主动适应新形势,在转型中求进,在创新中图强,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推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能源消费主要情况
1、能源消费增幅小幅下降。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44.2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7%;规上工业总产值742.73亿元,同比增长9.1%;万元产值单耗为0.194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9%。其中国信电厂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就达101.92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规模工业能耗的比重达70.7%,拉低全市能耗降幅0.7个百分点。
2、万元产值单耗下降,多行业表现不俗。2019年,全市48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单耗同比下降9.01%,30个工业行业中有23个行业万元产值单耗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六大高耗能行业万元产值单耗三升三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万元产值单耗分别下降3.1%、23.9%、3.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铁路、船舶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万元产值单耗分别增长2.59%、1.9%、1.7%。
3、煤炭消费企业数下降,减煤工作现成效。一年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 “263”专项行动部署, 加强燃煤锅炉整治及提标改造,加快推进减煤工作,煤炭消费企业数量下降显著。2019年,靖江市规上工业企业中仅有6家企业消费煤炭,比2018年减少了24家。
4、转换效率优,加工转换效率平稳。随着企业节能减排、节能管理等举措的持续推进,全市工业企业节能意识逐步增强,企业集约节约水平提升,工业企业加工转换效率稳步提升。2019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转换效率达到46.51%,比去年同期略有提升。从转换结构看,热力转换投入量139103.18吨标准煤,产出119493.42吨标准煤,供热效率为85.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7个百分点;火力发电加工转换投入量1765316.19吨标准煤,产出量766275.36吨标准煤,火力发电效率为43.4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
二、全市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1、用能大户主导全市规上能耗的走势。2019年,全市16家重点耗能企业(年耗能3千吨标煤以上)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为127.88万吨标准煤,占规上工业能耗总量的比重达88%,能源消费呈现集中化态势,要确保我市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必须要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能耗监测。
2、清洁能源占比仍较低。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虽然规上工业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但因价格等因素使得企业缺乏优化用能品种结构的主动性。天然气消费量仅占规上工业能耗的6.5%,电力消费占 16.2%,热力消费仅占4.7%,比重明显偏低。虽然从趋势看,清洁能源比重正逐步提升,但从结构看,非清洁能源比重仍偏大,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工作任重道远。
3、企业节能降耗意识有待提高。节能降耗必须通过管理、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提升来实现,但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重增长,轻节约,重眼前,轻长远,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观念没有根本改变,落后的管理、落后的技术、落后的设备造成了企业能源的大量浪费。
三、对全市节能降耗的建议
1、强化企业监督检查。针对年能耗量3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和高耗能行业,建立用能单位能源统计监测制度。推进重点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完善能源监测和统计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和节能工程进度,把节能目标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措施中去。
2、加大结构节能力度。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提升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的设计、制造、装备和管理水平,实现传统产品结构升级,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工艺设备,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变被动结构调整为主动调整。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企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3、推广节能全民行动。加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国情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资源忧患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开展各种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在企业、机关、社区和公共场所开展广泛深入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普及节能环保知识,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良好的社会节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