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437609/2024-269824 | 主题分类 | |
发布单位 | 靖江市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4-01-12 |
文号 | 时效 |
2024年靖江市教育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靖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靖江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省、泰州市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聚焦资源提档、质量提升、队伍提优、内涵提质、保障提效五大重点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靖江“新答卷”。
一、优化资源,提升服务,答好民生“基础题”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主动应对城镇化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深入调研、分析研判,调优城乡教育布局,力争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和优质资源最大化。按照“科学评估、审慎稳妥,因地制宜、一校一策”的原则,通过引导分流等形式,平稳有序整合乡村小规模学校,逐步形成“一个乡镇、三个中心(初中、小学、幼儿园)”的适度集中办学模式。
2.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实施教育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项目,为中小学(幼儿园)添置空调,提升课桌椅、运动场地等教育基础设施,营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力推动斜桥中学新校区建设,力争2024年底部分主体封顶。实施外国语学校及实验学校办学条件提质改造项目。
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开展校园美育文化营造行动,按照“一校一品、一校一景”的建设思路,对城北实验学校、城中小学等学校进行学校文化品质提升,进一步丰富学校建筑和景观文化的蕴涵,打造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空间,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立德树人,强基筑峰,答好质量“核心题”
4.落实五育并举。办好、讲好思政理论课,探索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实施路径,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等系列实践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建构“你好!科学+”科学教育模式,持续做好各学段科学教育加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努力营造“全员体育”氛围。以“励行·劳育”为主题,激励践行、鼓励共行、磨砺品行,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四个一”。持续开展“梨园雅韵润童心”戏曲进校园活动,建设一批高品质学生戏曲社团。做深做细做实青少年身心健康“润心”行动,打造“育家美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品牌,推动构建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格局。
5.完善培养体系。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加强“沉浸式教学视导”“全学段质量监测”“教学研深度融合”,优化课程实施规划,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夯实中小学阅读强基工程,建构幼小初高贯通式的阅读课程及评价体系。做强“靖禾拔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品牌,体系化推进、全过程评价、常态化考核,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效。
6.拓展成才通道。探索市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加大“职教高考”政策宣传,推动职普融通协调发展,丰富初中毕业生成长途径,扩大综合高中班试点规模,稳步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筑牢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贡献度。
三、引才培优,提级增能,答好队伍“关键题”
7.激活引才“聚能环”。提档升级“马洲英才教育人才计划”,用好党政青年人才教育专项招引政策,加大高中学科竞赛教练、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学前教育幼儿教师补充力度,年内计划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30名、招聘青年教师110名。通过返聘退休医务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兼职等方式,逐步配齐配强校医队伍。
8.赋能成长“主引擎”。推进“杏坛青苗成长计划”,实施“1+2”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开设新入职教师“长训班”,通过三年递进式培训,助力新教师成长。组织各学段学科教师系列培训、初高中教师素养能力测试,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年内计划新增名特优教师10名,培养骨干教师180名,三级骨干教师占比达30%以上。
9.激发干事“动力源”。实施“教育家型名校长”培养计划,通过专题集训、名家结对、跟岗锤炼、平台提升等措施,全力培养教育思想和办学风格鲜明、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能够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教育家型校长。定期举办“新教育·新未来”校长论坛,做优“青杏训练营”中层干部培养品牌,分层分类提升办学治校基本功。出台靖江“尊师重教”系列举措,从建立教师荣誉制度、设立教育奖励基金、拓宽职业晋升渠道、实施优师惠师政策等方面,全力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激活广大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干事创业的“一江春水”。
四、以创促建,擦亮品牌,答好内涵“加分题”
10.强化“优质普惠”。扎实做好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江苏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创建迎检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瞄准薄弱环节,组建工作专班,“一校一案”逐项细化整改措施、压实整改责任、逐条落实整改,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11.推动“特色发展”。支持省靖中、靖江一中,对照“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校”相关标准,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水平,努力提升学生素养,有序推进省、市级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校立项建设工作。支持刘国钧中学“省四星”复审、斜桥中学“省四星”创建,在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加强特色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跟踪指导。
12.深化“改革示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改革实验区建设,对照建设任务清单,完善体制机制,注重实践创新。建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航空服务产业学院和靖江工匠学院,建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培育省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个,争创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个,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科教融汇,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经验和模式。
五、党建固本,治理培元,答好保障“必答题”
13.强化政治保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教育党建“特色化、品牌化”主攻方向,分区域、分学校、分对象强化基层党建组织创新、活动创新、方法创新和平台创新,着力打造一批独有标识、独特标签的党建品牌。全力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加快实现全面覆盖、规范运行。开展“学校党组织规范建设提升行动”,通过排查、整改、评比、考核系列举措,全面激发基层学校党组织建设活力。
14.强化安全保障。持续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深入排查整改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巩固提升专项整治成果。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完善防治校园欺凌工作机制,做好涉教涉校涉生信访维稳工作。序时开展各类应急演练,建设1所交通安全体验馆,广泛组织师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15.强化环境保障。发布靖江年度“进校园”活动清单,加强统筹协调,为中小学校减负松绑。落实64条整改措施,扎实推进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按照“五定”要求,实行“四张清单”管理,深入开展食堂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聚焦“五个严禁”,深入排查课后服务实施情况,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全面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扎实做好《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全面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持续开展“杏坛清风·廉润校园”党风廉政教育进校园活动,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