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564308991/2020-01485 主题分类 综合服务
发布单位 靖江市商务局 发文日期 2020-09-01
文号 时效

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09-01 10:10 浏览次数:

上半年,商务局严格对照我市202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紧紧围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目标,自我加压,创新举措,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性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利用外资。上半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4251.9万美元,同比增长10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9亿美元的14.66%。协议利用外资16629万美元,去年同期为负。

(二)对外贸易。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5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1亿美元的50.1%。其中进口3.82亿美元,同比下降22.5%;出口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3.8%。

(三)外经合作。上半年,实现外经营业额5270万美元,同比下降1.5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6亿美元的49.7%。新签境外投资项目1个,总投资810万美元。

(四)招商引资。上半年,新签约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3个,总投资238.7亿元。其中,内资项目65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0个的40.6%,总投资190.3亿元 ;外资项目8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个的50%,总投资7.07亿美元。

(五)社零方面。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2亿元,同比下降19.1%。批发业销售额237.48亿元,同比下降0.6%;零售业销售额62.82亿元,同比下降13.4%;住宿业营业额0.54亿元,同比下降48.6%;餐饮业营业额6.48亿元,同比下降35.1%。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一)围绕复工复产,化解企业难题。积极落实抗疫情“稳外资、稳外贸”相关工作要求,成立联系服务企业领导小组,对出口30强企业、外资企业等重点企业开展专项服务,全面推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提请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凯傲宝骊增资事项,促进项目顺利增资;走访全市外资企业,转交省、市领导慰问信;向吉凯恩、凯傲宝骊、布廷恩境外总部及友城安斯巴赫赠送防疫物资,增强外商投资信心。会同各部门帮助帝斯曼、艾兰得、富天江等外资企业解决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供应链企业恢复生产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供应链断裂等问题,解决道路设卡、市场关卡导致的物流运输停顿、市场营运不畅等问题。帮助新时代造船、赛德力、大明重工等7家外贸企业出具9份不可抗力事实证明,减轻企业因疫情不能履行合同的责任;帮助新时代、新扬子办理外国人来华申请189份,协调相关部门试航成功25艘次。

(二)围绕项目招引,完善政策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建设工作的意见》,建立“全市新签约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完成情况、在谈项目进展情况、“一号招商员”有效项目信息完成情况、市领导接待客商洽谈情况”四项通报机制,提升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组织水平,激发招商活力,助力完成 “三比一提升”目标任务。出台《靖江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荐人奖励办法》,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我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工作。

(三)围绕市场供应,创新保障方式。疫情期间,通过全天候驻点大型商超的方式,对重点物资进行实时市场监测,组织重点超市和农贸市场加大市场紧缺物资的采购,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开展“农超对接”活动,加大市内农产品采购力度,帮助农业合作社、养殖大户解决90余吨滞销农产品。帮助4家商超推广线上购物,鼓励市民线上采购生活物资;引导美好超市直播购物展示,线上线下营销相结合,销售额明显增长。创新开展“公交超市进社区”工作,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小区封闭情况,选定全市4家大型商超作为供货商,在19个大型封闭式管理小区设置“社区公交超市”(后增加至22个),每日9点至12点定点提供生鲜菜、米面粮油和日常生活用品,2月10日至3月12日,公交超市累计供应物资近60吨,既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员外出、避免集聚感染,又保障了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该举措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进行了报道。疫情得到控制后,组织我市60余家餐饮企业参与泰州旅游消费券活动,指导企业利用“五一”小长假等节假日,举办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市场加快复苏。

(四)围绕安全监管,打击流动加油。按照流动加油整治联动机制,统筹推进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集中治理整治与严格日常监管相结合,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取缔非法流动加油车、无证照加油点。根据全面摸排情况和群众举报,今年以来与市公安、应急、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多次联合执法非法流动加油,截至目前立案10起,查获箱式货车7台,集装箱2个,油罐5个,罚没款14万元,行政拘留2人,对非法流动加油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净化了成品油经营市场环境。

三、存在问题和瓶颈

(一)外资外贸方面。一是受国内国际疫情影响,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外资到账进度都受到明显影响。外贸企业订单损失严重、订单交付受阻,宇进丝绸有3000万元以上的订单被取消,新时代造船仅交船8艘,与原计划上半年交船15艘有较大差距。外商投资企业退多进少,出现“外转内”、解散、注销等情况,导致以外引外渠道不畅,增资扩股空间不足。二是园区作为外资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在谈项目数量不多、体量偏小;新设项目落地率不高,投资规模不大,到账进度缓慢;利用外资办法不多、渠道单一、领域狭窄;仅城南园区完成序时进度。

(二)招商引资方面。一是项目储备不足,目前我市在谈项目89个,拟签约项目仅22个,占比24.7%;重大项目项目偏少,目前内资5亿元、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签约项目13个,只占新签约项目总数的23.2%;新招引服务业项目占比少,只有4个,占新签约项目总数的7.7%。二是各乡镇园区项目推进差距较大,马桥镇签约项目所有指标均达到序时进度,季市镇、滨江办事处未有签约项目。

(三)商贸流通方面。一是消费市场复苏偏慢,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营业情况尚未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具体表现为:批发业一季度订单延后,但五月起迅速反弹,已基本恢复;零售业客流尚未完全恢复,占比较大的汽车和食品烟酒零售形势不佳;住宿业外籍客源、商业接待减少;餐饮业错失旺季,宴会及市民外出用餐减少,消费信心不足。二是流动加油联合整治仍需加强,流动加油隐蔽性高、流动性强,安全隐患多、整治难度大,尽管多次牵头开展联合整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难根除。三是预付卡管理存在真空,由于《江苏省消费者保护条例》未对个体户发卡作明确要求,导致全市近5万家个体工商户发卡处于监管空白,成为预付卡投诉重灾区;此外由于消费者意识淡薄、预付卡概念模糊、调查取证困难、目前群体庞大、执法力量薄弱等因素,导致预付卡案件办理阻力较大。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外资外贸方面

1.出台稳外资、稳外贸政策。根据国家、省市各类促进外资外贸发展的政策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稳外资稳外贸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力争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全方位保障涉外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风险防控。

2.引导企业加强市场开拓。做好6月份线上广交会和7月份线上华交会等各类展会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培训,支持外贸企业积极参展。针对疫情影响,鼓励外贸企业由线下向线上转型,利用线上知名平台开展数字化营销推广,扩大市场份额。鼓励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利用优质电商平台拓展内销渠道。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宣传,鼓励企业利用信保工具防范海外风险,保障收汇安全,开拓新兴市场。

3.拓展利用外资渠道。引导境外投资者以其在境内企业所得人民币利润再投资或以外商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股利(利息)、资本公积金等转增注册资本;或在我市设立投资性公司、股权投资企业进行境内股权投资;鼓励境外投资者以并购我市内资企业股权或资产的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引入优质外资参与地方规模企业的改制重组、合资合作。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境外发债工作,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境外上市、返程投资、内保外贷、境外股东借款等方式吸引外资,有效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4.做好外资项目的跟踪推进。对在谈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信息,建立台账图表,细化时间节点,加强跟踪对接,力争早日签约。对已签约的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加快报批进度和到账进度。重点跟进靖江港智慧物流项目,推进长江岸线码头报批工作,力争年内资金到账;跟进崇华健康产业项目,力争在注册完成的一个月内实现5100万美元资金到账。

(二)招商引资方面

5.常态化开展招商活动。根据我市全年招商活动计划(建议稿),结合泰州市招商活动计划,重点开展好6月上海苏州专题活动(产学研合作恳谈会、装备制造产业推介会、电镀中心投资推介会)、7月深圳大湾区投资推介会、8月北京央企经贸洽谈会,参与好7月泰州(上海)投资促进活动、9月泰州集中签约活动和三季度德国荷兰智能装备制造及健康产业招商活动。

6.完善招商引资配套机制。出台《靖江市商务及外事接待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我市商务及外事接待管理,保障接待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出台《关于加强全市招商队伍建设的意见》,整合全市招商力量,加强招商队伍建设,选聘精兵强将到招商一线,开展项目洽谈、跟踪、服务等工作,建设一支更高、更专、更优、更强的专业招商队伍,实现招商引资的专业化、组织化、高效化运作。

7.发挥靖江国际咨询委员会作用。靖江国际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将继续围绕“六位一体”工作方案,增聘委员会委员,加强沟通联系,开展更多活动让委员了解靖江、情系靖江,推动靖江国际咨询委员会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计划10月在北京召开靖江国际咨询委员会2020年会。

8.发挥驻外经贸联络处作用。做好驻外经贸联络处的对接、协调、服务、考核工作。主要包括协议续签、驻点人员调整新增、项目信息的跟踪推进、信息推送互通,充分发挥各驻点的“窗口”桥梁纽带作用,助力靖江企业“走出去”、外资项目“引进来”。

9.增进友城经贸合作。进一步完善中国靖江-德国安斯巴赫友城经贸合作工作方案,做实友城经贸合作。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深化经贸交流往来;成立友城经贸合作领导小组、搭建沟通平台、筹备友城互访交流活动。

(三)商贸流通方面

10.刺激消费培育增长点。探索发展“夜间经济”,寻找文体旅游产业与夜间经济结合点,围绕夜娱、夜健、夜食等主题特色,丰富夜间文体旅游产品和服务,推进夜间文体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推动建设24小时便利店、无人超市等业态,支持服务业企业开展深夜不打烊、夜间专属折扣、夜间集市等特色活动。做好泰州市旅游消费券刺激工作,助推餐饮市场回暖。以“寻味靖江”为主题组织餐饮企业开展中国四季美食名城——名店、名菜、名点、名厨评选活动。依托靖江广电旗下的“淘靖江”品牌,打造“淘靖江”同城线上生活服务平台,拓展智慧社区、新零售平台等功能。筹办2020年中国汤包美食文化节。

11.持续开展商贸企业安全检查。推进商业场所和加油站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对照整治方案计划,完成对全市173家重点重点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按照一企一册要求,建立隐患整治清单,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

12.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型商业模式”的政策引领作用,利用好省电子商务线上培训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培训,鼓励电商创业、促进企业转型,推进省级电商示范品牌创建;与农业农村局、供销总社研究落实相关农村电商扶持政策,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形成应用广泛、要素集聚、支撑有力、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体系。

13.开展老城城市经济发展调研。联合靖城街道、城南园区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间老城商业发展思路计划,重点研究步行街、上海城、泰和国际城“三大”商圈业态提升、设施提档、布局优化的思路举措。

14.加强预付卡管理。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核实商家资质,理性消费、签订合约办卡。加大商业预付卡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对未备案企业、对“三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企业、对有违规发卡行为的商户坚决依法依规处罚。健全案件移交制度,对发卡企业涉及商业欺诈、非法集资等案件和线索,及时移交市监、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加强失信联合惩戒。对受到查处的发卡人行为统一录入市场监管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扎实做好舆情监测和舆情应对,解决民众诉求,维护社会稳定。

15.推进商贸领域文明城市创建。督促各商业综合体对标《商业大街考察内容》,认真排查整改,着力解决划行归市、停车秩序、卫生保洁等难点问题,重点推进上海城升级改造工作,确保各项测评指标全面达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考核标准。


信息来源: 泰州龙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