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438505/2024-269886 | 主题分类 | |
发布单位 | 靖江生祠镇 | 发文日期 | 2024-06-28 |
文号 | 时效 |
生祠镇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持续加强组织建设。确定镇党委“书记项目”选题,报送村(社区)“放样子、亮群像”书记项目40个;有序开展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对标找差、分类提升行动。报送大进村、利珠村党员教育阵地2个;组建生祠镇农文旅融合节点打造攻坚支部,报送创意主题党日活动方案2个;确定基层党建委员项目8个。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实施方案》,分类指导村(社区)党组织、企业党支部制定党纪学习教育计划和工作安排,组织开展过筛子、全覆盖督导2次。召开基层党组织党纪学习教育调度会,推动全镇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2.建强思想宣传阵地。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扎实开展2023-2024年度基层党员冬训工作;抓好“宋风雅集·忠义庙会”五一文旅活动媒体宣传造势,前期抢抓机遇持续引流,市级、镇级多平台发布活动预告、提醒通知,拍摄《五一来生祠 寻岳又寻悦》宣传短片,活动后在中央、省市权威主流媒体平台推出各类报道15篇。持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要抓手,开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庆主题活动,举办靖江市“老少同声爱国情 同心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启动暨“生祠镇红领巾成长林”揭牌仪式。
3.搭建统战“连心桥”。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创新引领、统战队伍素质提升为主题,开展“同心研学促提升 凝心聚力共奋进”同心研学活动;以“六好”“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为载体,组建“有事‘知’一声”服务队,开展技术扶农、产业富农、电商助农、项目强农四大行动,打造“知益生·同心惠农”品牌,为乡村振兴凝聚党外知识分子合力。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践基地等民族团结阵地申报,依托“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4.纪检监督有力有效。结合镇党委中心工作,制定《2024年度生祠镇纪委政治监督任务清单》,列出个性清单3项;组织镇职能部门、村(社区)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强化内部监督管理,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廉政风险。打造镇纪委“531”监督品牌,紧扣“靖风护帆”五大行动,聚焦生祠镇工作实际,全面起底摸排,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常态长效加强基层监督。
5.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项目建设,目前粮食社会化服务中心项目、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与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靖江香沙芋科技集成示范基地项目等7个项目已基本完成。持续加强与江苏省农科院、扬州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共建合作,围绕香沙芋特色品种选育和推广等进行研发,进一步延长香沙芋产业链。依托园区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平台,拓展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提升“生祠堂”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跑”、农民收入“步步高”。完成泰州市乡村振兴中心镇材料申报工作,粮食智能化烘干加工示范项目、江苏唯甜央厨、渔光互补项目进入市重大项目调度。
6.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面落实“1230”服务举措,做好江苏山鑫重工有限公司智能化输送设备生产项目前期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及时跟进紫晨环保智能化节能环保通风设备制造及安装项目进度,确保项目顺利竣工,早日投产达效;截至目前新增规上企业2家(江苏华曼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靖江市荣泰机械有限公司)。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大力培植创新点,协助山鑫重工、久亿矿山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审核验收,组织镇域内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指导企业申报42件国家实用性发明专利。
7.镇村建设规范有序。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对红北路、一新路、盈香路、大进路南段、园区路、老江平路、金星郭璞园南侧道路、七一公路、满江红路、生祠村连心路等道路提档升级改造;持续推进集镇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对镇北新村和镇府南侧地块两个小区实施雨污分离改造;加快推进镇总体规划、集镇详细性控制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目前11个村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上报审批;完成2023年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耕地转进和永农整改等工作,并通过市级验收。
8.安全生产扎实稳固。扎实推进全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及时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和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九大领域重点工作专项整治,对安置小区和81家群租房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电气线路、违规充电、私搭乱建、占用消防车道等情况进行了集中整治。成立镇应急管理局,明确工作职责、人员组成、下设机构及职责分工,整合人武和应急相关装备库室,实现应急物资互通共用。
9.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举办“龙腾生祠堂 鹏举太平年”第三届舞龙邀请赛,协办2024年江苏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泰州赛区(定向)选拔赛。依托岳庙、刘国钧故居、丽园等,广泛组织承接市内中小学生开展研学项目;依托传统节日打造不同文旅活动,通过举办“爱上生祠 不负此生”春岳市集、“五一”文旅季暨“宋风雅集·忠义庙会”活动,使广大群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魅力,直接带动了生祠文旅餐饮、住宿、零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擦亮了生祠历史文化古镇名片。
10.厚植民生福祉。开展劳动招聘会2场次、残疾人专场招聘会1场;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就业困难人员。推进社保参保扩面,提高社保惠民质效,低收入户保障政策进一步落实。开展老年人助餐工作,逐月完成80周岁以上老人尊老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城乡低保、五保、低保边缘、困境儿童、惠民殡葬补助的申报与发放工作;做好2023年度自主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跟踪服务。落实失独家庭暖心工作机制,畅通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红十字博爱周”“无偿献血”等活动。
11.加强法治建设。组织村(社区)网格员专题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我镇信息平台实战化运用工作水平。完善镇级“关爱之家”“反邪教主题公园”建设,申报市重点反邪教宣传阵地;围绕平安建设、国家安全、扫黑除恶、禁毒铲毒、反邪教、秸秆禁烧等,组织各类宣传活动3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图册、海报、纪念品9000余份,悬挂横幅85余幅,通过村(社区)广播、流动宣传车、网格微信群,进一步扩大平安建设宣传氛围。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产业相应配套还不健全,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乡村发展动能亟须培育壮大;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管还需下更大气力;集镇精细化管理还不完善,保障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农村基层治理能力需要不断加强;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跟不上发展的新形势,作风建设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还需纵深推进。后续,镇党委将高度重视,直面挑战,勇于担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计划
1.夯实党建发展基础。强化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确保达标,着力推进镇党委“书记项目”、村(社区)“放亮”项目,抓实项目实施、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创意主题党日活动大赛观摩、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等基层党建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督促基层党组织对照工作安排、学习计划,开展好专题辅导、学习培训、案例剖析、专题党课、研讨交流等工作,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持续推进省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推动食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加强项目建设与招引,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以粮食社会化服务中心等项目为依托,追加投入1300万元,引进日产228吨的先进精制低温米生产线和水稻烘干中心设备,配套建设粮食仓储包装、产品展示中心,努力将该项目孵化为省级粮食加工农业龙头企业。持续深入开展“百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质量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做好七里村、三圩村“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工作。
3.着力打造产业高地。持续项目推进情况,促进项目尽快形成效益产出;对齐紫晨环保、江苏仕航精密钢管加工项目,及时做好投产服务,确保项目7月达产。力争全年实现签约项目5个,亿元项目开工3个,亿元竣工2个。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确保年内实现新进规企业4家。盘活低效闲置用地,紧盯赫蕾润、老供销社、老海天泵阀等重点地块,为优质项目招引、优质企业扩产提供载体,提升亩均税收。
4.适时启动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品牌建设。对标市委、市政府“百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目标,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突出农文康旅融合,以生祠古镇和靖江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为重点,编制生祠镇农文康旅融合发展规划,实施“魅力农耕、风土文化、品质康养、印象旅行”四大工程,打造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健康颐养为特色的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区,积极探索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的新动能。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扎实推进路网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示范创建项目,对红法线、生三线等道路进行提质改造,因地制宜推行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加强公共空间治理,开展以“四清一治一改”为重点的常态化活动。
6.紧盯安全保稳定。落实镇党政领导干部挂钩化解重大(较大)安全风险隐患制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开展粉尘涉爆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推进“厂中厂”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进一步强化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加快完善镇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信息共享、分析研判、联合检查、应急协同常态化工作机制。
7.持续做好民生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低保人员、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就业工作,帮助就业困难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保证就业稳定。织密社保网络,提升居民缴费水平,制定征缴进度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征缴任务。深化全国卫生镇创建成效,完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助力生祠中心卫生院争创二级医院,继续开展省级健康镇建设。加强教育事业投入,放大助学奖励基金示范效应,营造崇学重教良好氛围,做好刘国钧中学四星高中复审。
8.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网格体系,开展信访维稳形势分析研判和化解信访积案,持续有序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等工作,深入开展城乡基层“援法议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