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小田变大田”试点村喜迎丰收

发布时间:2024-06-18 10:21 浏览次数:

        近日,东兴镇海镇村小麦收割工作进入尾声,小麦亩产在800斤左右,总收益70多万元。这是海镇村实施“小田变大田”项目以来迎来的第一次丰收。

        为确保“小田变大田”项目进展顺利,海镇村做足准备,一路稳粮护产保增收。3月小麦进入拔节期,村“两委”就小麦销售工作提前谋划,书记领头跑市场,与江苏华穗粮食有限公司谈成合作协议,所有小麦收割后直接销售至专业收储单位,加快资金结算,解决后顾之忧。

        5月小麦成熟期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本地农机合作社洽谈,以市场价格指导达成收割协议,组织8台收割机、5台运粮车、8台大型拖拉机、12台插秧机、6台植保机、4台无人机、7台烘干机等农机编队,保障夏收机械充足。6月开镰以来,村干部全部坚守在地头,紧盯收割质量、细护小麦进仓、严把还田标准、实时汇报进度、及时协调矛盾,所有人员各司其职,忙而不乱,确保村集体种植的每块田地都能颗粒归仓。通过“收翻结合、无缝对接、环环相扣”的方式,采取边收获、边翻地、边整地的措施,做到小麦收割和秸秆还田同步进行。

        “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模式的建立,是东兴镇积极响应市级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经营实体新政的有力尝试。海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与国有企业开展股份合作,发展混合经营,是一项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的重要举措。“小田变大田”项目实施以来,东兴镇与海镇村的镇村干部成立专项小组,实地调研土地流转情况、农田水利设施、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情况,入户了解农户流转土地意愿、调解流转矛盾,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带头人及社会化服务组织。坚持月调度、季调研,加强统筹指导,确保海镇村稳步推进“小田变大田”工作。

        在深挖全域发展优势基础上,东兴镇重点配齐配优加工、销售环节,致力做强做大全链条。生产经营引入江苏苏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化延伸“耕、种、管、收、销”全链条。待稻谷成熟后利用稻谷加工生产线加工成稻米,与辖区内企业签订“订单式”生产销售合同,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订单模式。

        下一步,东兴镇将坚持从实际出发,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关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形成新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 靖江市东兴镇